当前位置: 主页 > 旅游摄影 >

长焦人像的独特魅力,这样拍出来

发布时间:2023年07月25日 栏目:旅游摄影

在初步接触摄影以后,不少新人会产生这样的看法:广角拍大景,长焦拍局部。这个说法当然不能算错,但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。

长焦当然可以,而且很适合拍局部,但这并不是说长焦就只能拍局部。事实上,长焦头也是很适合拍户外人像滴~

长焦头拍户外人像到底有哪些优势?什么样的场景适合/不适合用长焦头?拍摄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这些问题,技巧君将慢慢为您道来~

我们先从长焦头的特点与优势说起吧。

1. 长焦特点

长焦镜头,一般来说指的是焦距在 135mm 以上的镜头,最主要的成像特点具有 “空间压缩” 的能力。

所谓空间压缩,就是放大远景,压缩景深,减小不同距离景物之间的空间感,有利于画面各元素的结合,使画面更充实。

我们来看个例子吧:

上图中,近处的人物,稍远处的栏杆,远处的小屋,极远处的树丛,在长焦头的作用下给人一种 “相互之间距离不远” 的感觉,画面显得紧凑而饱满。

再看一个例子:

长焦头将背景中不同距离的向日葵都 “拉” 到了一个平面上,在虚化出色和透视明显减弱的基础上,创造出同类景物相互叠加的美感。

除了空间压缩,长焦头的还具有透视变形极小,和虚化能力强两大特点,使得它特别适合拍户外人像。

透视变形小,所以哪怕人物离镜头近,靠近画面边缘也不用担心变形,同时对背景的虚化能力也很强。

也正是因为上述特性,长焦头十分适合拍户外人像。至于为什么要强调 “户外人像”,那是因为室内的空间不足,景到镜头的距离太短啊~

虽说长焦头很适合拍人像,但要想用长焦头拍好人像还是有许多讲究的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选择合适的背景。

2. 背景选择

长焦头成像透视形变小,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:由于缺乏透视感,长焦成像往往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,缺乏张力,显得很平。

将近处物体作为背景时,画面更是平得令人发指:

为了避免这种现象,在拍长焦人像时,我们应当尽量利用背景,为画面创造立体感和空间感。

利用汇聚的线条来延伸画面,增加整体的纵深感,可以让观众的眼睛和心理产生立体的感受:

也可以使用长焦大光圈镜头,把人物放在前景和远景中间,将前景和背景同时虚化。

由于长焦头普遍拥有出众的焦外,整个焦平面如同被切割出来一样,过渡十分自然,画面的透视感出众,彻底解决了 “画面太平” 的问题:

作者:阿宝

除此之外,背景景物的距离也是需要我们考量的一个因素。

不同焦距的镜头,最佳虚化区域也不同,如 135mm 镜头最佳虚化距离是 5-8 米,而 200mm 镜头的最佳距离却是在 8-13 米。

这也意味着,你镜头的焦距越长,你需要寻找更远的景物作为背景,才能达到最佳的虚化效果。

作者:阿宝

3. 用光技巧

用光技巧,同样围绕着 “长焦画面容易显得很平” 这一特性来展开。

既然长焦画面本来就平,就尽量不要再用正面光,让它平上加平了。用逆光和侧光,让人物更好地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吧。

人物离镜头较近时,可以用闪光灯进行补光。将闪光灯功率调低,通过滤色纸控制色调,基本就能取得很好的补光效果。

闪光灯输出功率也可以略微比背景环境光高,让人物的亮度略微高于背景亮度,更能达到突出人物,增强立体感。

不过,突出主体归突出主体,补光要注意控制和背景的光差,不能因为人工光源而让主体与背景产生割裂感,当背景较暗时这一点尤为值得注意。

4. 风光人像

长焦户外人像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,那就是长焦风光人像。

这类拍法的人物画面比例很小,着重于利用长焦头的空间压缩作用,缩短画面各景物之间的距离感,让人物融入大风光之中。

作者:大雨治水

拍摄这类照片,人物与摄影师之间需要离开相当远的距离,可能在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,需要准备一些沟通工具,如对讲机耳麦。

比如说,下边这幅图,摄影师和模特之间的距离接近百米,如果要靠喊话来通知模特改变 POSE,估计摄影师第二天就说不出话了

超远的距离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补光困难,只能依赖环境光进行照明。拍摄时需要寻找顺光位,保证人物的亮度足够且均匀。

等一下?刚才的用光技巧不刚说 “不要用顺光,让画面平上加平” 吗?拜托,那说的是人物比例比较大的特写,而不是这种大风光人像。

要突出人物的话,可以从着装上着手,穿与背景对比度高的衣物。

作者:大鱼治水

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,拍个低对比的逆光小清新。

人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和特别固定化的套路。在了解长焦特性的基础上,多多进行尝试吧!

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,感谢您的收看,我们下期再见。


上一篇:拍好山地风光的 3 大要点 下一篇:拍好人像剪影的 4 大关键
最新推荐